能在八年的时间内,实现月薪600元到年薪百万的跨越,他做到了;能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将一家濒临倒闭的果冻食品企业反转为广东第二、全国四强的现代化企业,他做到了;能在十一时间内,把爱心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也做到了。他就是深圳“樱桃小丸子”的缔造者魏艳超,深圳横岗六约北联合工业园区党委副书记,深圳市仙之宝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一个新时期的弄潮儿。
从“打工仔”到 深圳“果冻王”
魏艳超是河北保定人。大学毕业后,他跑到北京应聘工作,在马大姐糖果公司从事销售工作。他每天尽心尽力、踏踏实实地做好手中的工作,至诚至真地对待每一位客户。他是每天早上第一个进入办公室的人,中午从来不休息,每天离开办公室都在晚上11点后。
这些年,他先后奋战在北京、重庆、广东等地,八年如一日,从一个月薪600元的业务代表做到年薪60万的大区经理,年销售额高达4850万,成为公司不可打破的销售大王,最后还成功登顶了年薪百万元打工仔行列之巅。
追梦的脚步,并没有因此戛然而止,魏艳超的内心深处有着自己更加宏大的创业梦想——到深圳办厂去。然而,偌大的深圳,到那里做什么行业呢?魏艳超通过调查,他看到了果冻这个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2009年,他毅然放弃了原来的“好工作”“好待遇”,准备与他人合伙接手濒临倒闭的果冻食品企业——“深圳市仙之宝食品有限公司”。一石激起千重浪。他身边几乎所有的人对他的这个创业“险招儿”不看好,都认为他疯了,纷纷找他谈心做工作,叫他不要这样去冒险。
魏艳超经过深思熟虑后,依旧我行我素,他力排众议,果断决策,和两名合伙人筹资接手深圳市仙之宝食品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然而,万事开头难。当时,魏艳超接手的“深圳市仙之宝食品有限公司”,机器破旧,产品滞销,品牌在市场口碑很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更迭中,同行的竞争,生产技术上的难关,种种问题纷至沓来,魏艳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磨难,公司在开始经营后就出现亏损,每月负债30多万元,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其他两位合伙人相继选择了退出。
人生没有一条路是白走的。魏艳超认为,创业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没有谁能一夜成名,没有谁能一夜暴富!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微观世界,都是一个相互竞争,弱肉强食的过程。有力量才可以生存,才可以发展,才可以在竞争中取胜。企业间的竞争,虽然看不见硝烟炮火,看不见鲜血白骨,但同样刀光剑影,你死我活。魏艳超深谙此道,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擒龙伏虎,就要付出代价。要干成一番大事业,就要有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大无畏精神!他要用坚强续写明天的谱,用执着走完未来的路!他要用顽强的决心去创造新的奇迹!
魏艳超一头扎入企业生产、管理、经营——他将厂区规模从3000多平方扩大到7000多平方。更换了所有机械设备,换成高效先进的生产线。他多方发力,招揽人才,并特别注重善待员工,努力为他们营造宜工宜居的企业环境。他说:“企业员工潜能的充分发挥,才是创造企业财富的源泉。一个能让员工潜能竟相迸发、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企业,必定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企业。”一方面,他在公司开展赛场选马,每年评选“二十四骨干”,两年评选“十三精英”,三年评选“五虎上将”。另一方面,他为员工增加福利待遇,让他们在公司里找到家的感觉——在饮食方面,早餐样式丰富,中餐和晚餐有四菜一汤,他每天和员工一起在食堂用餐;开放图书室,为提供党员、员工安静的阅读学习环境;重视员工的培训、技能培训,强化岗位工作技能;改善员工宿舍环境,设置夫妻房;健全洗浴设施、主动为员工安装空调等;设立员工之家和党群活动室;为员工发放节日礼物、举办生日会等。魏艳超体贴员工的做法,让员工们倍感温暖,也换来了员工们的回报。在工作中,他们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也不管面临怎样繁重紧迫的任务,大家都不报怨、不推诿,而是群策群力地克服困难、推动工作,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5年不到的时间里,魏艳超以共产党员特有的韧性和过人胆识魄力,将一家濒临倒闭的果冻食品企业反转为广东第二、全国四强,刷新业界记录,果冻品牌“樱桃小丸子”尤如一匹黑马,在同行业一路领先。
如今,仙之宝食品拥有深圳、福建漳州和江苏泗阳三个基地,年产能达到10亿,拥有18万平方的标准厂房,配套设施齐全,拥有280余台套国际先进设备。2007年第一批通过我国食品QS认证,陆续通过国家质量检测合格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产品、ISO9001、ISO22000认证和HACCP等国际管理体系。
谈及未来,魏艳超表示未来三个目标不遗余力:第一,打造一家国际级食品企业;第二,打造一个国际级食品品牌;第三,帮助更多的人成功。如今,魏艳超作为“深圳横岗创业导师团”的明星导师,他经常深入学校、企业面向辖区青年、青工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并耐心为他们解答在创业路上的诸多疑惑。他说:“创业的道路是艰难的,我一路摸索,有很多经验,也有很多感悟。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对其他创业者有益,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我也想用我的经历告诉青年创业者们,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是千万不能轻易放弃,只要坚持一下,在下一个路口就能看见曙光。”
从“小企业”到知名“大品牌”
2003年9月,在河北保定财贸求学的魏艳超,因表现优秀在同学中脱颖而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魏艳超说:“面对党旗宣誓,让我感受到了革命青年的热血朝气和为国为民的信念,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他爱党拥党,坚持听党的话、跟党走,把企业目标融入国家目标,始终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保证了事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出许多新的重大论述,为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民营经济的一份子,为此我倍感欢欣鼓舞。”魏艳超说,“只有更加努力工作,做好企业,做出品牌,做专、做精、做强、做大,为国人做出更好的食品才对得起这个时代赋予的使命。”
“我们从事的食品事业,是一项高科技产业,所以,我们的生产、管理、经营,都要讲科学。只有将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进行到底,企业才有生命力,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科学的科字,右边是一个‘斗’字。斗,是一种量器,即一升一斗,是数量概念。这告诫我们,搞科学要严谨。不能有半点虚假。你要搞假,也许能得逞于一时,但必定倒霉一世。”魏艳超时常挂在嘴边的初心就是“为国人做健康食品”。他说:“当时收购濒临倒闭的仙之宝厂,从无到有,从一个厂发展到4家公司。想想时光如梭,唯一不变的就是初心。”
“质量即生命,产品即人品”是仙之宝食品的企业核心价值观。魏艳超总是强调要一直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专注、专业、专心,用心做果冻,做自己孩子爱吃的果冻。他说:“控制食品安全最有效的控制方法之一就是源头把关,就是把好原辅材料进货检验关。首先公司建立供应商资质档案,收集各供应商的相关信息,其次公司成立由采购部、技术部、品管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供应商评审小组’,每年一次到各个供应商处对其进行评审,并及时剔除不合格的供应商,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录,确保每个供应商提供给公司的原辅材料质量均稳定合格。”只有保证了产品的品质,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魏艳超认为,做企业就是做良心:一是要做良心产品,自己要吃,食品企业如果老板不吃自己生产的东西就不配生产食品。果冻产品因为主要供给儿童,每个人都是从儿童成长起来每个人也都会有孩子。所以自己要吃,自己的员工要吃,做产品首先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坚持做放心食品。二是响应国家号召,国家现在对食品是高度重视,前段时间出现的三鹿,双汇,蒙牛事件每个企业都是很大的食品企业,三鹿倒闭了,双汇损失超百亿,蒙牛也是销量下滑。这说明什么,国人对食品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食品质量有了更高的标准,作为食品企业首先要响应国家号召承担社会责任。三是公司要做品牌。质量是一个品牌的前提,没有质量就没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企业的明天。所以,视质量为生命就成为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魏艳超的工衣镶有五星红旗的标志,一年到头基本天天都穿着,他说:“一方面,亮明身份让我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身份意识常在就会时刻警示自己该怎样做,从内心里也绝不会做对不起社会、对不起人民的事情。另一方面,亮明身份就能够接受监督,让他人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衡量自己。”
从“小雷锋”到湾区“慈善家”
魏艳超从小就立志要做一名大慈善家。早在2000年就读保定市财贸学校时,他便开始投入了慈善事业。当时,他是学生会主席,每年新生入学时,他便开设“新生服务处”,组织学生会干部集资到批发市场购买洗发水、脸盆、锁、袜子等生活用品,为新生解决生活用品准备不足的难题。2001年,他还带着学生会的几个干部,找到保定市妇联,申请资助困难学生。保定市妇联干部向他们推荐了一个叫臧喜伟的同学。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家里非常困难,面临辍学。魏艳超带着几名同学到他家里进行实地考察后,联合学校团委,在学校组织了一台晚会,向全体同学发起了帮助失学儿童捐款活动。这次募捐不但帮助了臧喜伟同学,多余款项还帮助了更多的孩子重返校园。
在公司发展的同时,魏艳超心怀感恩,承担责任,回馈社会,坚持为慈善公益做力所能及的事,以扶贫济困为自己的使命,他主动联系“狮子会”“壹基金”等各种慈善机构,参加慈善活动。有一年夏天,广州中医药大学组织学生到兴宁开展义诊活动。获悉活动缺乏资金这一情况后,他慷慨解囊,赞助了所有活动经费及医药用品等,并顶着酷热拉着一车慰问品,亲自赶赴兴宁。
2014年初,80岁的退休老教师张应平老人一心想编著一部书,遇上资金短缺。他说,出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不但需要有人对书的初稿做一系列的修改、校对和排版,而且资金方面也是必须要考虑在内的问题。魏艳超得知张老先生是一名有着58年党龄的老党员后,当即为他慷慨解囊。魏艳超说,张老这本书,是在借小小酒瓶,抒爱国情怀。能让读者通过“读瓶”,知古今、通文墨、晓民俗、识典故,作为年轻人,他真的很佩服张应平老人的所作所为,所以自己甘愿尽一点微薄之力,来帮助老人实现这个“出书梦”。
魏艳超年年参与各种慈善活动,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其爱心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大进步的业界典范,彰显出一个党员应有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自2012年开始,他常年赞助湖南、贵州五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自2013年9月份开始,每年赞助六约小学女子篮球队的队服及鞋子;2015年5月中旬,赞助第三届横岗儿童绘画大赛活动;2015年5月31号,赞助平湖凤凰山跑山赛活动;2015年6月8日,赞助深圳狮子会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了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读书学习,2016年,魏艳超在公司专门设立“樱桃小丸子果冻爱心基金”,每年注入资金35万元,以深圳市仙之宝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的名义,发起建造千家“爱心书屋”公益行动。他计划在全国建造1000座爱心书屋,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学习到科技文化知识,充分了解社会知识、学习标杆人物思想观,树立人生发展目标。他说,这一行动秉承“让每一个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公益理念,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慈善项目,他将把其当作企业的一项长期事业来做。从2017成立爱心书屋至今,他已先后在广东、贵州、湖南、新疆等地共捐助20所学校,捐款书籍金额36万余元,捐赠书籍累计12万余册,捐赠书籍涵盖:文学、知识、科学、漫画、能力提升、国学、人物传记等类型。他希望通过“爱心书屋”,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他表示,在未来的时间里,深圳市仙之宝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将不断资助更多的贫困地区,持续开展爱心书屋公益项目,给更多的孩子提供学习书籍,让每一个爱学习、爱进步、想成才的孩子,提供学习基石。
问他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精力在全国各地建造“爱心书屋”?魏艳超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7岁那年,他读小学一年级。一天放学回家,贪玩的他把书包往院子里一扔,就同小伙伴跑去玩了。岂料,傍晚回到家,他去寻找书包看书做作业时,他却看到心爱的书竟然被拴在院子里的毛驴给啃光了。他哭着喊着将毛驴又踢又打,可他的书不可能再从驴嘴里吐出来。他说,那时家里穷,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家里根本拿不出钱来给他买书。整整一个学期,他无书做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手中的书,让他垂涎不已。他对书的渴望和奢求,很像饥寒的人,对一碗热汤的渴盼。后来,魏艳超哥哥从学校走向社会,跑到城里摆摊卖书,看到那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书。魏艳超只要放学手头没活计,就找到哥哥捧着书本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料,历史、文化、艺术、销售、管理……他博览群书,拼命地装拼命地灌,饥不择食不择手段,丰富的知识像潮水般汩汩注入他的脑海,知识的力量很快在他的脑海汇集成洪流。很快,他成了当地令人羡慕的大学生。“如果书也是一朵花,那么,风吹来,随便吹开的一页,那一页,便是盛开的一瓣花。”魏艳超说,他年少时对书的爱恋,让他心底萌生出一种别样的情愫。2018年,他在平湖街道参与一项慈善活动时,得知贵州“讨书哥”——余太湖一边开出租车,一边帮贫困山区的孩子讨书建图书室。他非常感动,马上与其取得联系,一口气在贵州黔南、毕节等地建立“爱心书屋”5座。

魏艳超把回馈社会的大小,作为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做企业,不能单纯以挣钱为目的,成功与财富从社会中来,最后还要反哺到社会中去。”在他看来,帮助的人愈多,服务的地方愈广,人生的成功和加分才愈大愈重。他说:“我们做慈善事业,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就这样,魏艳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和信念,发挥出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榜样力量,他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公益活动,投身到公益事业中来……他先后曾获得横岗街道党工委颁发的“扶贫济困·功德千秋”爱心奖牌、狮子会颁发的“爱心支持奖”“最佳爱心奖”……
历经艰辛磨砺处,终有破茧成蝶时。魏艳超的创业历程,有嘹亮激越的奠基之音,有披荆斩棘的开拓身影,有科学探索的创业勇气,有坚定自信的奋进之歌……经历过这些年的积淀与历练,“仙之宝”的明天会更好!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他!(胡世民 邓小明)